土工膜

    某水库工程土工膜支持层的结构

    [复制链接]
    查看14 | 回复0 | 5 天前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    库岸的防渗结构设计需结合库盆基础地质情况及规范规定来进行,支持层需要考虑的因素:
    1)针对岸坡经处理后基岩出露区存在的细微裂隙,在清表后的基础表面设置一层土工布,以防止岸坡垫层细颗粒在土工膜发生破坏后被渗流带走;
    2)在岩石基础的防渗层下设置一层排水垫层,主要起到固坡、找平、排水作用,同时保证结构稳定,发挥二次防渗作用,避免土工膜破损后引起较大的结构破坏及水量渗漏;
    3)北侧砂砾石储量大,但颗粒不均,经清表后需设置一层排水垫层,起到固坡、排水作用;
    4)西侧覆盖层基础与土工膜之间设置反滤保护,包括过渡层与下垫层;
    5)岸坡最陡坡比为1∶2.5,为提高土工膜与下垫层间的稳定性,土工膜与下垫层间增设土工布,保护土工膜不被刺穿。

    库底部分的防渗结构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点:
    1)针对基岩出露区存在的细微裂隙,由于其排水通畅,为避免高水头下石渣回填层中的细颗粒被水流带走而发生破坏,在清表后的基础表面设置一层土工布;
    2)库区周边黏土料丰富,且水库防渗水头超过60.00m,为尽量减少库盆高水头区渗漏量,库底采取黏土材料与土工膜进行复合防渗,同时,黏土可以起到垫层作用,保护土工膜不被刺穿;
    3)膜下黏土材料渗透系数小,库底石渣回填渗透系数大,库底石渣填筑层与黏土防渗层之间设置反滤保护。

    东坡与南坡为风化岩石基础,北坡为砂砾石基础,西坡为崩坡积土石基础,库底为石渣回填基础。由于库区周边有丰富的砂砾石料与黏土材料,结合库盆地质条件、支持层设计考虑的因素,同时考虑有效利用库区周边建筑材料以降低工程投资,设计支持层自下而上的结构如下:库岸岩石基础与砂砾石基础为400g/m2土工布、胶凝砂砾石垫层、400g/m2土工布;土石基础为400g/m2土工布、石料填筑层、胶凝砂砾石垫层、400g/m2土工布;库底基础为400g/m2土工布、石渣填筑层、30cm胶凝砂砾石反滤层、100cm黏土垫层、400g/m2土工布。

    支持层材料具体构成如下。
    1)填筑石料。采用库盆开挖级配良好的石料,最大粒径为50cm,设计干密度不小于21.0kN/m3,设计孔隙率不大于21%,渗透系数为1×10-2~1×10-3cm/s,分层碾压,饱和抗压强度大于15MPa,最大碾压层厚为60cm。
    2)胶凝砂砾石垫层料。库盆区北侧砂砾石料丰富,为满足固坡、平整、排水且同时应用于不同基础情况垫层的要求,利用天然砂砾石、水及水泥混合,并经反应后碾压固结形成低强度半透水胶凝砂砾石料。碾压后的胶凝砂砾石设计干密度不小于21.5kN/m3,设计孔隙率不大于20%,渗透系数为1×10-3~1×10-4cm/s,承载力为2.0~5.0MPa,最大粒径不超过10cm,最大碾压层厚30cm。
    3)石渣填筑料。采用库盆开挖石料、砂砾石料,级配良好,最大粒径为60cm,设计干密度不小于20.5kN/m3,设计孔隙率不大于21%,渗透系数为1×10-1~1×10-2cm/s,分层碾压,最大碾压层厚80cm。
    4)黏土垫层料。采用库区周边开挖黏土料,分层填筑厚度为50cm,压实度不小于96%,渗透系数不大于1×10-6cm/s。
  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    本版积分规则

    11

    主题

    0

    回帖

    33

    积分

    新手上路

    积分
    33